网站首页 教学论文 教案中心 试题中心 课堂实录 人教说课 教学课件 课文原文 练习答案 写作范文 网站地图  
 
 
   
  您当前位置:人教小语资源网 >> 课堂实录 >> 五年级 >> 浏览文章 
搜索:
《再见了,亲人》片断赏析之一

《再见了,亲人》片断赏析之一

作者:佚名 来源:不详 点击数: 添加日期:2009年02月12日  字体:

  

P class=MsoNormal 0cm 0pt>《再见了,亲人》片断赏析之一

 

某老师导读《再见了、亲人》,抓住了写小金花的一句话:“你回来以后,焦急地等待着妈妈,可是等来的是你妈妈拉响手榴弹跟敌人同归于尽的噩耗”,开展了生动的训练:

  师:“同归于尽”是什么意思?
  生:就是一块儿走向毁来。
  师:谁能说说这儿的“归”和“尽”是什么意思。
  生:“归”在这儿是走向的意思,如果把其中的“同归于尽”一词抽去,谁能把这句话的意思再表达出来?
  生:你回去以后,焦急地等待着妈妈,可是等来的是你妈妈拉响了手榴弹跟敌人一块炸死,她自己也牺牲的噩耗。
  在此基础上,教师进一步让学生思考,谁说得好,与课文中的句子相比又怎么样?

[评析]
  在导读过程中教师并不孤立地进行词句训练,而是运紧紧抓住词与句的联系,释词为了更好地理解句子、练句又能更深入地理解词义。如“同归于尽”的确切含义在单独理解中是难以体会的。因为“同归于尽”,一语双关,一是敌,一是我,性质不同,情感不同,在重新组句中,如不精细斟酌,就会文理相悖。如一学生统说“牺牲”,对敌人说就不妥当;第二位学生统说“死去”,对志愿军战士又欠敬重;第三位学生把它分开来说,对敌人是“死去”,对志愿军战士用“牺牲”,就又太罗嗦。相比之下,还是原句用“同归于尽”最为简洁。在这里,教师抓的虽只一词一句,但不仅训练了语言,还训练了思维,“练”出了那么多的收益,这是高超的训练艺术。

 


本页地址:http://linshi.123ttt.com/html/wunianji_513_13781.html

分享按钮

 

Copyright©2008PepXiaoYu.Cn人教小语资源网 All Rights Reserved. 皖ICP备11015604号-4
皖公网安备 34162302001377号 人教小语资源网所有资源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犯,请联系管理员删除。
联系邮箱:pepxiaoyu@163.com